韦应物,中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京兆杜陵人(今陕西西安人),他的诗风恬淡高远,后世常把他和王维、孟浩然相提并论。
韦应物生长在一个极富艺术修养的家庭,他的父亲韦銮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花鸟画家。韦应物在15岁至20岁期间,担任唐玄宗身边的侍卫。
那个时候的他放荡不羁、横行乡里,他曾写诗云“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意思是说,我犯了事你们又能怎么样呢?我往白玉阶前一站,没人敢来逮捕我。
但是后来经历“安史之乱”,玄宗仓皇逃往四川,韦应物职位流落,自此后发愤读书。27岁之后历任各地县官郡守,45岁后担任滁州刺史、苏州刺史等职务。
今天分享他的一首诗,写于滁州刺史任上,在一个秋天想念起自己山中的道士朋友,介绍朋友在山中的生活,表达超然物外的山林意趣,以及对朋友的深切想念。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唐: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全椒:唐代滁州的属县,即今安徽全椒县,与滁县相隔不远。山中:指全椒县西三十里的神山。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郡斋:郡守起居之处。这里指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
今天早上起来,突然感到舍中很冷,就这样忽然想起了山中的你。天气变冷,说明季节悄然变化,已经进入秋凉时节。
而这位朋友身处山中,山中清幽寂寥,气温较山外更低,朋友自然更容易感受到这份凉意。
“冷”字可以说是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相当于全诗的诗眼。
读着这一句不禁起想他的另一首《秋夜寄邱员外》“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这一句介绍朋友的日常生活,想象朋友在大山之中做什么呢?他在山涧里捆扎荆条当作烧火的柴禾,归来的时候炼制丹药,以求自己长生不老。
白石,典出晋代葛洪《神仙传》:“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尝煮白石为粮。”其实就相当于炼丹。
但诗人写得很巧妙,与山水的清幽融为一体,让人联想到山中的清泉白石,与上句的涧底相呼应,让我们看到一个过着清苦生活的山中隐士。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在这样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我想要拿上一壶好酒前去慰问你呀!
秋风秋雨之时,最容易勾起人的思念,这一句诗让我想起他的《简卢陟》“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山中黄叶飘零、空山之中满地落叶,我要到哪里才能寻到你的踪迹呢?
落叶满空山,这一句是韦应物的名句,意境极美,韵味无穷,很值得品味,从山中的寂寥萧瑟,写出朋友行迹飘忽不定,抒发诗人的绵绵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介绍朋友“砍柴煮石”的清苦生活,再对空山秋雨、落叶纷纷展开想象,透着冷寂孤清的味道,初看好似一潭秋水,平淡无奇,但是细品之后,清淡悠远,情景交融,更见大家功底。
您是否喜欢韦应物的这首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