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展示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促进青少年身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健康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激扬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24—2025)恒源祥文学之星评选活动”拉开帷幕。
目录
第20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概况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24-2025)总主题及题目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广东赛区)参赛须知
大赛概况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是由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组织委员会主办,全国中语会原理事长顾之川担任命题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原副主任张之路担任评审委员会主任,全国40多家中学报刊承办,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一项不收取中学生任何费用的纯公益赛事。
▲第19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全国总决赛参赛选手合影中国·澳门
▲第19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全国总决赛广东赛区参赛选手合影
▲第19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文学之星奖杯
大赛组织委员会(全国)
总顾问
于漪
顾问
李启民高洪波孙柱苏青
主任
司惟
副主任
吕江虹(常务)游建华
梁妙珍陈忠伟吴新宇
黄燕陶振伟李开振
汪元王涛秦天
大赛评审委员会(全国)
主任
张之路
副主任
陶振伟(常务)金本
刘丙钧唐晓冬吴新宇
李开振汪元黄燕
大赛命题委员会(全国)
主任
顾之川
副主任
王涛(常务)任理勇
俞敦雨武小君江冬
秦天
广东赛区
承办单位
广州青年运动史研究和青少年融媒体中心(广州青年报社)
协办单位
广州市现代中小学生报社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学生文联
01
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2024-2025)总主题:
站在时间的河边
站在时间的河边,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所认知的时间,恰如这一去不返的流水。正因为时间的不可逆性,才有了“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的惜时,才有了“莫向光阴惰寸功”的努力。
站在时间的河边,张若虚说:“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我们对时间的记忆,往往不是一个个数字,而是一件件事。这些事会在个人的生命之河上打一个结,让我们难以忘记那些瞬间——捉知了时忽然有风吹动树叶,露营时天际划过流星,海滩上堆起的沙堡被浪无情推平……
站在时间的河边,人们便忍不住要窥探时间的奥秘。太岁纪年、干支纪年体现出中国人“问天”的智慧。而打开华夏时间密码的二十四节气,则是乡土中国记录时间的方式,它们承载着我们的乡愁。
站在时间的河边,我们发现,如何与时间相处仍是个难题。尽管分秒的概念确立后,人们掌控时间的技术越来越精密;可我们也看到,有时候越是强调对时间进行精细管理,人们越是焦虑。一百多年前青年马克思便畅想,未来之世,当人人每周工作三四天,剩下的时间,到河边读读柏拉图,做做严肃思考,使身心俱饱满。我们今天能做到吗?
站在时间的河边,我们不妨再向时间本身求解。人的生命往往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个体生命绝对有限;另一方面,群体生命的延绵又趋向无限,也就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实现对人生有限性的超越。
站在时间的河边,也有人希望穿越时间,寻求不一样的生命体验。溯往昔,幻想自己是垓下项羽身后的兵卒,是李白呼来换酒的侍童,是《清明上河图》里的说书人……探未来,移民火星、与外星文明接触等想象已被人们念叨多时,但同时,气候变化、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的发展等,也让我们对未来有一些隐隐的担忧。
站在时间的河边,陆机却乐观地认为,透过写作可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因为提笔的那一刻,人们便已经自由翱翔,超越了时间。而阅读,也同样让我们在时间的河边自在地徜徉。一年一度的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引领和激发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在阅读与写作中探寻时间的奥秘,如今已来到第二十个年头。曾经的他们,博学深思,乐于表达,因经历时间的洗礼而迈向更辽阔的远方;今日的你们,站在这时间的河边,是否将大声地喊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初中题目
一、命题、半命题作文(要求:文体不限,800—2000字,诗歌不少于10行)
1.请以“回眸、驻足与前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2.回顾从前,我们在小时候总会有一些荒诞的言行,让家长或老师爱怜或无奈地说“长大一些就好了”,那么,现在好了一些吗?展望未来,我们也许仍然有“长大一些就好了”的期望或自我安慰,那么,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呢?
请以“长大一些就好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3.请以“与时间__________”(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为题,写一篇文章。
4.虽然我们只有十几岁,但已经遇到过许多人,经历过许多事,有过许多感受……请以“光阴里的___________”(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话题、材料作文(要求:自拟标题,文体不限,800—2000字,诗歌不少于10行)
5.你是否幻想过自己可以回到某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或者回到个人成长中的某个关键阶段?是否幻想过自己将如何行动以改变命运的走向或弥补曾经的遗憾?同时,你是否思考过,如果回到过去,是否真的能够带来幸福和满足,是否可能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
请以“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请根据你对上面文字的理解和感悟,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高中题目
一、命题、半命题作文(要求:文体不限,1000—3000字,诗歌不少于14行)
1.请以“流转与永恒”为题,写一篇文章。
2.从小到大,我们常被师长耳提面命要加强时间管理。除了谆谆教导,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快点儿”。有时我们叫别人“快点儿”,有时别人催我们“快点儿”;有时叫“快点儿”就快点儿了,有时催“快点儿”却反而慢点儿了……
请以“快点儿”为题,写一篇文章。
3.请以“与_________同行”(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为题,写一篇文章。
二、话题、材料作文(要求:自拟标题,文体不限,1000—3000字,诗歌不少于14行)
4.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在忙碌的时候,感觉时间过得飞快;而在无聊或焦虑的时候,又感觉时间仿佛停滞不前。这种时间的快慢感,实际上反映了时间的相对性。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时间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它按照固定的速率流逝;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时间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受到我们主观感受的影响。
请结合你的个人经历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和认识。
5.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一般分为自然物候节日(比如清明节)和社会人文节日(比如春节)两大类。随着时代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节日(比如“双十一”)。甚至,有的人为自己设置了“节日”……
对于节日,你有什么看法?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时间以同样的方式流经每个人,而每个人却以不同的方式度过时间。
请根据你对上面文字的理解和感悟,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大赛赛程
一、报名及初赛
1.报名(即日~2024年11月20日):
参赛学校或个人通过“中学生作文大赛”大赛官网(文星网:
)或“中学生作文大赛”微信公众号进入广东赛区进行报名及提交作品。
2.初筛、初赛(2024年11月21日~12月10日):
广东赛区评审委员会收集所有初赛作品,组织省内专家分为初中组、高中组通过大赛官网进行评选。
广东赛区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其中,初、高中前50名优秀作品推送到大赛组委会进行全国评审,大赛结束后颁发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获奖证书。
3.赛区推荐(2025年1月3日前):
广东赛区推荐100篇(初、高中各50篇)优秀初赛作品通过大赛官网“文星网”报送大赛评审委员会参加复赛,并在报送参加复赛的前10篇优秀作品上由广东赛区初评评委会专家填写“推荐意见”。获奖作品将择优刊登在《广州青年》和《现代中小学生报》以及相关新媒体平台上。
4.公布结果:广东赛区评选结果拟在2025年2月底公示后发布。
二、复赛
2025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各赛区报送的优秀初赛作品组织专家进行全国评审。评审分为两轮,线上、线下各一轮。
经第二轮评选选出约200篇优秀初赛作品,作者(参赛选手)获得全国总决赛的参赛资格。
三、全国总决赛及颁奖典礼
全国总决赛定于2025年4月10~13日在江西南昌举行。参加全国总决赛的选手分为初中组和高中组,每组通过笔试、口试、演讲比赛争夺本届“文学之星”及“文学之星提名奖”以及全国一等奖;另根据选手总决赛成绩和现场表现,从中评选出5个单项奖,最后举行颁奖典礼。
四、其他
广东赛区组委会将严格执行大赛评审工作时间表。各参赛学校和个人务必按照赛程相关要求,及时上报参赛作品。逾期或未按要求有效报送的,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补送。
参赛说明
1.所有作品均必须通过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官网——“文星网”或“中学生作文大赛”微信公众号报名参赛(操作流程详见下文报名参赛流程)。
2.遵循自愿参加的原则,参赛不收取任何费用。
3.参赛作品必须符合大赛主导思想及基本理念,保证原创,严禁抄袭或套用他人作品。
报名参赛流程
名
【操作方法】
注意:填写个人信息时,请选择广东赛区。
【操作方法】
1.微信搜索“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找到官方公众号。
4.填写个人信息。注意:赛区选择“广东”!
5.注册完成后使用个人账号登录。登陆成功跳转至个人中心页面,按照提示完善个人邮寄地址。
第二步:查看作品参赛进度及获奖情况
重要提示:往届均有个人信息输入错误或指导教师、联系方式不详的情况,影响后期证书发放。为避免此类问题,请选手在参加比赛前仔细阅读须知及操作流程。预祝同学们在本届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教师账号操作流程
2.填写注册信息(赛区选择广东赛区,账号类型选择教师)。
(1)填写个人资料。
广东赛区负责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
编辑|田金秋黄伟芬